过度渴求关注也是一种心理疾病

时间:2015-10-15 阅览次数:636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
两月内一位名为查澄华的男子四次吞钉,明明自己吞钉却总是声称被迫,甚至在他11岁时曾诬陷父亲给自己投毒。这件事令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而心理专家表示,查澄华自幼的异常行为也许只是用极端的方式吸引父母关注,长期演变后,最终发展成了人格异化。
回看查澄华的成长轨迹,4岁时其父母离异,起初是被判给母亲抚养的,而后因为母亲经济困难回到父亲身边。
与成年人甚至学龄期的孩子不同,年幼孩子的满足感更多的是来源于父母,查澄华4岁时便遭遇父母离异,当父母因为离异、因为生计而忽略他时,作为一个孩童,会本能想吸引父母的关注。正常的行为自然不会吸引父母的眼光。这大概也印证了查澄华在11岁时谎称遭到父亲“投毒”。
撒谎不是目的,得到关注才是初衷。也许刚开始查澄华的确是这么想的,但这种行为不受控制地发展,最终导致的是人格异化。
有一位深圳大学的学生给我们香港阳光心理咨询中心的QQ(350238948)留言说:
“我发现自己总是那么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关心,这种心理正常吗?在学校,总是希望能够成为老师关注的对象,虽然成绩很差;在同学周围,总是希望有人能发现我的伤心,失落,不安,然后来安抚我,虽然我知道,有时候我只是装的难过;甚至发展到故意装病,希望别人觉察到,然后来关心我……这样的心理是不是很不正常?回想一下我从小学就有这种倾向了,麻烦告诉我一下,这样的行为和心理是不是有问题啊?怎么解决?”
其实这位大学生的种种状况可以总结为四个字:心理需要。就像吃饭睡觉的生理需要一样。大部分的年轻人(特别是单身的)需要从被别人关注中寻找存在感,去说服自己存在这个社会,存在这个圈子的价值和意义,当他们发现自己无论怎么样都没人关心,世界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的时候,他就会出现自己就是个多余甚至是个累赘的感觉,这种痛苦的感觉很要命,因此逃离痛苦的本能会使自己做点什么,来吸引别人的关注。而当心智在成熟一些,或者麻木,或者找到了能给他持续的充分关注的人的时候(伴侣),这种空洞就会变小或被填充一点。
从根本上来说,一个过度渴望被关注的人,有可能跟查澄华是一样的心路历程,只不过因个体先天的差异以及后来的发展不同,所以长大后渴求被关注的程度也不。
只不过我们身边还有些人,总会让你觉得虚伪、做作,总是有意无意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或者用尽自己的方式讨好他人,而最终目的还是要满足自己内心被关注的渴望。
就像有些人的明星梦,无论自己是否具备这个条件和机会,总是穷尽各种方法试图让自己站在舞台中央,其根本的心理动力是满足自己被关注的心理需求,而被关注就是自己最缺乏的。
无论是深圳大学这位同学的问题,还是查澄华的故事都令人深思。
如果,我们从小被忽略,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忽略带给自己的创伤,并与其和解,修复,让自己走出来,不再受到过去的继续伤害。
也希望每一个孩子的父母在生育小孩之前都可以把自己调整到最佳身心状态。
而结婚前更需要看清楚自己和对方,认真选择。
婚姻是成熟的人的艺术,并不是小孩子的闹剧。而孩子就是爱的结晶,弱势而无辜的孩子需要保护,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索求被爱的。
即使夫妻两人真的无法继续共同生活下去,那么精力也不能完全被离婚时的对抗所牵扯,分配给孩子的注意力也不应该因为离婚而减少。
夫妻双方必须要让孩子知道,即使父母间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但对自己的感情是没有变化的。离婚期间以及离婚后,千万不要冷落孩子,更不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遗弃了。
不要减少对孩子的关注,便是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
香港阳光心理咨询中心
杨光工作室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755-88844160
心理咨询预约QQ:350238948
中心网址:www.yesunny.com
微信公众号:HK-yesu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