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我与胡因梦的一面之缘


时间:2015-10-07 阅览次数:760


2009年,我刚刚决定成立香港阳光心理咨询中心时,很巧合的是在深圳图书馆见到了胡因梦老师。那一次,她来深圳做演讲。
我是一个从小就没有偶像的人,所以她不是我的偶像,却是让我真心喜欢的人。在她的身上,已经很少看见凡尘琐事缭绕的影子,慈祥的眼神,轻盈的体态,有那么一点仙风道骨的意思。
有那么一瞬间,我看着她,她看着我,仿佛并不是第一次见,她的目光里充满慈爱,你在她身边立即能感受到的是安全和温暖。于是我们就这么亲密地照了一张相片,然后,至今就再也没见过了。
回家翻看想她年轻时的照片,长发飘飘大美女的样子,年轻、美丽、眼角里多了一份忧郁,美但不够仙。而今的她短发,素衣,却多了一份慈祥和安静,仿佛年轻时候的她和现在的她截然不同,判若两人,我就想着一个人能活出两辈子也是很美的事。
记得当时,她身边还有一位长发的背包男士,大约比她小一些,有人说那是她的男朋友,这一点我不能确定,但我真心。希望她在离开李敖之后,能遇到真正的男人和快乐幸福。
她说:李敖是一个看别人很清楚却不懂得自我反观和自省的人。而李敖眼里的胡因梦是不可以便秘的。
所以,在他们这一段感情中,他们都曾跟自己虚幻出来的相爱过,但爱上的的确不是真实的彼此。也因为要跟实实在在的对方相处,而受伤过。
以下,是今天我偶然阅读到的她在北京的某次演讲后,与大家的互动实录,分享也是我想起她的原因。
胡因梦:
问:胡老师,我顺便问一下,您探索您的内在,您本身会养宠物吗?

答:我以前养猫咪,我发现我们生命过程中跟动物之间的爱可能远远大于跟人之间的爱,和动物之间的爱很容易发展出来,因为它们那么单纯,也不会给我们带来烦恼,所以我们对这些宠物满意得不得了,亲密得不得了,但是身边的这些亲密伴侣却总是来刺激我们,带给我们很多的挑战,带给我们很多的苦恼,所以真正发展出爱是很不容易的,远比宠物还难。

问:我问两个问题。您提到人都会有一种深层的恐惧感,现在这种恐惧感的突破是不是一定要找专家?从心理学上看是否会回到小时候?像您刚刚谈到的源头,事实上大部分人是不愿意谈到“源头”的,我们有没有一个快乐的心理学,往前走,人和人之间有一个很良性的互动,根据这个方式来……

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基本上有“消极之道”,有“积极之道”。不要强调阴暗面,而是要从正向、快乐的角度发展。据很多开悟者或者是研究心理状态的专家者和治疗者们说,他们发现如果我们只是从正向和积极的方向下手去解决问题、面临问题,其实很容易产生对于内在深层创伤和深层的“情意结”(一种纠结不清的心理状态的规避),效果基本上不会很好,而且容易形成自我合理化的反应。所以成长过程中还是很难避免深层如实的揭露,而如实的揭露其实是痛苦的,因为我们不愿意面对那么多不堪的经验,事实上所谓不堪的冥想和标签是不应该加进去的,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应该把负面的标签拿到,如实地、百分之百地去挖掘我们的经验、恐惧感、自卑、占有、怕受伤害、自惭形秽等等内在的最深层的真相。

问:谢谢您的回答。我的第二个问题是在我们自我发现的过程中,在平时的沟通中最大的纠结就是婚姻,我们在短暂的沟通当中不可能对于爱人之间有长时间的忍耐,在这个短暂的婚姻中你的经验却没办法让他理解到,这个沟通是怎么达成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困扰。谢谢。
  
答:你的意思是与一个没有深交的人如何能够在很短暂的时间里使两个人之间形成的障碍和误解化解掉,其实最佳的沟通方式就是先从自己开始检讨,这是最容易一下子就消除掉对方防卫的机制。大部分有谦卑态度的人多半都会开放他们的心。什么样的人会愿意武装起来,不愿意让我们采访?对方的矛头一定是指向我们的,要求我们去改造,或者是要求我们有一个蜕变,因此任何最高智慧的人都是懂得先把自己的问题呈现出来的,也就是说不怕呈现出内在的脆弱面,不怕犯错,不怕认错,这是一个很关键很关键的因素。尤其是在两性关系互动过程中这也是一个关键点。
  
其实“亲密关系”属于一种教学相长的东西,你可以教我,我也可以教你,双方如果都有谦卑的态度,把防卫机制、面子问题、尊严问题都放掉,愿意在对方身上学到一些东西,肯承认我们也有不足之处,其实这个关系很容易形成正向的互动。

一对关系可能对立了八年、九年甚至十年的时间,这个中间的关键点都是在面子、尊严,不肯承认自己有不足这方面。

问:可是这样一个经验的传递该怎么传递?可能我们的时间很短,就像你在很短的时间里向我们传达这种经验……

答:那就不要急。因为人和人之间拉近距离也是有因缘,也是有时间的,不是一定要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要完成什么,所以要“允许”给予一个空间,允许当下有不尽如意的存在,这也是需要训练的。

问:我是一个经常自省的人,但是我发现我碰到谈话的对象经常会这样说,你这样不好了,这样不好了,我觉得确实是我不好,我就没有办法再去和他进行下一步的沟通了。我觉得这个挺让我苦恼的。

答:有两种谈话形式,一种是带着罪恶感来认错。如果我是带着罪恶感来认错,对方如果是一个虐待狂,那对方不断地指责我们,我们不断地认错。这个罪恶感还是源自于家庭,在台湾出版过一种书叫《邪恶心理学》,后来改名为《完全道德》,这本书的作者叫派克(音),他在这本书里面会讲到有一种人会拿着道德标准或者是社会准则的态度来合理化自己,用一种方式跟别人互动,其实这背后是邪恶的心态。这种辨认能力我们必须要有,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洞察力,就是对方不断地在揭露我们的问题,在谴责我们的时候他的真相是什么,而我们不是要一味地认错,所以这个互动双向的观察很重要。

问:尊敬的胡老师您好,我有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一下。我的问题是我们人类最终所追求的极致的感受,人最终圆满的感受是什么?

答:人类追求的终极的圆满感受是什么?因为我们都没有进入那个状态,据说那个状态就是当自我的存在感完全消融掉以后,我们发现我们进入到极致的自由。因为最大的捆绑就是来自于自我存在感。所以当自我存在感被消融的时候你获得了一个绝对的自由,而这个自由是发现自己无所不在,基本上和所有的万物是没有任何界限,没有任何防卫的需要,没有任何的恐惧,进入到一种无法形容的解脱中(这是据说)。

问:胡老师,您好。我问个问题,我看了很多书上面都写着我们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生命中发现的事件都是很随机的,好像都是很偶然的,比较混乱,我们怎么样才能发现自己这种与生俱来的潜能?有意识地参与到实现上面去?

答:据说荣格提出了“同时发生性”的观察,西方还有好多阅读各种迹象的“修行系统”,他们发展出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就是生命中所发生的事件绝对有一个“网络式”的连结性在里面,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事件的发生是毫无疑义的,或者是毫无秩序的,基本上没有任何事是意外的。我们深入研究后发现生命力没有意外,每个事件的发生都是在我们周期循环里面由于宇宙某个引力的作用力和我们这个小宇宙之间互相牵连的关系,因此引发了周围的人事物的挑战、命运,而这些都带着我们要去觉知去观察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所以当我们这样不断地延续性地一直观察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宇宙间一个连结的网络,这是一个互联网,这个互联网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奥秘,我们必须要带着一双慧眼去看中间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当然也包括所有的天命和召唤这件事。我们来这个世界到底是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的?我们的工作应该是往哪个方向发展?我们真正的才华,我们的潜力是在哪个方向,这明明之中都有一个牵引,我们要怀着一颗“信赖”的心,爸爸妈妈的危机意识太多了,所以从小就压抑了我们对宇宙的信赖感,因为缺乏这个信赖感,我们这个小小的头脑就不断地在那里算计、规划、预谋,好像认为凭着我们的头脑就可以掌控宇宙一切的发生,事实上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们只有把心中的这些疑虑或者是不安全感放松了以后,张开眼睛看看宇宙要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和召唤,中间我们就会知道明明之中都会有安排,往正确方向去走。我们在研究《占星学》的时候就有一个北焦点,这个方向怎么走,整个星盘上有一个奥妙的设计,都在朝那个方向发展。

问:胡老师,您好。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您,正如刚才您说的,对女性来说可能更加注重亲密关系,尤其是对女性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尤其是你的自传里说到我们为什么要恋爱?可能是因为恋爱给我们带来高能量的感觉,让我觉得看什么都很顺眼,很欣喜,您的书里提到您的初恋难友Don(音),您跟他分开造成了您日后的“上瘾症”的形成,我想请教一下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怎么样有一个觉察或者是提升自己?后来您是怎么从“上瘾症”里面走出来的?您怎么看这个亲密关系?是不是人修行到一定程度了就不需要这个亲密关系了?
  
答:我早期的时候不只是对初恋关系上瘾,对爱情上瘾了很长的时间。所以我现在看到任何一个女孩子进入到“上瘾”的状态我的眼睛立即可以看透她现在是处在上瘾的状态,因为自己的经验太丰富了。我发现其实一男一女的能量会在一个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联接上。通常你有预警,有预谋就连接不上了,它是在最没有任何的预谋、最开放、最不设定什么的状况下就会联接起来,因为这个时候你的头脑里面没有任何盲目的活动,对方也是敞开的,一查星盘马上可以看出来,这两个人有没有因果业力,涉及到情感或者是性能量的过去世的情况一看就晓得了。
  
当一男一女产生这个联结的时候,就会打破所谓的“小我孤独存在”的幻觉,其实人世间有很少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到即刻的联结感中,男女是其中最强烈、最深刻的一种联接。我们跟我们的孩子绝对不可能有这种在能量体上的联接,我们会很爱我们的孩子,我们很疼惜,但是那种爱和疼惜是能量体中的那种联接。
  
当我们进入到这个状态的时候我们就渴望一直不断地联接,这个联接状态会提醒我们那种孤独的可怕,那种孤立的恐怖,所以我们会上瘾,我们希望一直不断地联接,但是事实上这种联接的渴望它是神圣的,它带有和宇宙万物统一的可能性,但是它同时也代表一种婴儿期的把对话固化的需要。它有高层的意识在,它也有一种想回到母胎的小婴儿的状态。当我们进入这个状态的时候我们要知道那有一个高层次的东西,还有一个低层次的东西,等于在脐带没有切完之前泡在羊水里面的呵护。当我们进入到这个状态里面的时候这种状态会持续一段,但是在两三个月这个能量就会下来,下来之后我们会感觉到失落、幻灭,会期待制造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再回到那种连接。
  
事实上在《关系花园》(简体字版书名为《懂得爱》)这本书里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们要再回去是不容易了,我们还要历经漫长的权力斗争期,还要历经漫长的两个人之间的整合期,最后要把所有阴暗和父母互动的心理问题都要揭露了,最后我们把两个人的内在问题都消灭掉以后才有可能进入到最深层的联接。所以我们想要立即回归到那种热恋状态是不太容易的,所以必须要耐性地进行这场修行,可能要历经漫长的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慢慢转化。可能走到第七年的时候已经受不了了,外来有一些诱惑我们就决定不要再修这门功课了,我们就去跟外面的人联接了,可能和外面的人联接也不会超过两三个月,这个能量仍然会下来。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成熟度,知道这种联接其实是一种婴儿的渴望,我们要把这个瘾头戒掉,这是一个“断奶”的过程,甚至是一个“解毒”的过程,要把这个毒瘾戒掉,告诉我们自己可以自给自足了,我真真正正通过这个解毒的过程发展成一个健全的人了,在没有对方的滋养下我也可以活得很好,这个时候我们再跟对方深入地联接,这个时候这种关系才能真正是成熟和平等,否则有一方就是小婴儿。

我们看到太多太多的小婴儿了,男男女女多少的小婴儿在外面找爸爸妈妈,其实外因关系很大的部分都是在找爸爸妈妈,看似好像是在发展一个热恋的外遇,事实上深究的话它不过就是一个物化的婴儿的需求。知道了这些,我们就不会把爱情过渡浪漫化。因为有很多浪漫爱情书籍写出了一大堆浪漫爱情的幻想让我们神往知,我们就把这个关系美化了,事实上这里面很多的成分是不成熟的,包括琼瑶早期很多的爱情作品里面,令读者魂牵梦系,产生为恋爱向往的剧情,事实上里面有很多幼稚的部分。

问:所以您刚才说到,我们必须要自给自足以后才能发展。

答:我们必须在这个关系中练习着自给自足,当我们发现我们无法和对方联接的时候产生了很深层的焦虑和很深层的匮乏感,茶不思,饭不想,几乎进入到一种要“失控”的状态,如果我们处在了这种状态,我们就必须知道这个状态是我们必须要转化的一种幼稚的展现。

问:成熟之后的亲密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答:成熟之后的亲密关系各自都应该是独立的人格,但是又有连接的意愿。而且要有畅然无阻的沟通能力。在这个沟通的过程里面可以把恐惧放到一边,能够坦然地开放自己和对方重现内心真正的感觉,既不怕对方可能会排斥我们,也不怕我们会丢脸,把所有的障碍放掉,进行坦然的沟通,而且这里面通常还要涉及到对童年的回顾,和爸爸妈妈互动的问题,几乎全部都在童年的问题里面,大部分的人都是源自于童年和父母互动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探究童年发生的事,多半的夫妻相处过程中很少探索童年。